6.jpg

有「插畫界奧斯卡獎」美譽的《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》自1967迄今,已歷時50週年,秉持不限國籍、不限資歷、不限重複入選規則,讓許多世界各地的創作者得以躍上世界的舞台,今年參賽者來自61國,評審從將近3200位參賽者挑出77位入圍插畫家,共385件作品,台灣插畫家共入圍7位。

IMG_0010.jpg

「插畫從寫作開始,從旅行開始,從音樂開始。插畫的起點不是插畫。」展覽開端這麼寫著。

插畫,廣義而言,是將文字內容、故事或思想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。今年展出的入圍作品,在畫作旁邊除了作者名字、國籍、作品名稱、創作媒材說明外,還加入每幅畫的文字敘述,讓觀者更易理解畫作想要傳達的

1.jpg

就如SM國際插畫獎得主,來自墨西哥的Juan palomino的創作《猴子,風之使者》,就繪畫方面,其獨特的筆觸質感,創造出似洞穴岩石壁畫,以褐色為基底時而顯現火焰暗紅,時而混著泥土赭黃,且極富張力的造型,顯現原始野性的美,視覺那樣的渾厚吸引人,再閱讀每篇的文字敘述:

  1. 男樹人由珊瑚樹創造,女樹人則來自莎草。
  2. 樹人們只會唱歌跳舞,他們不敬神。
  3. 獵豹於是被派來毀滅樹人。
  4. 大風大雨也降下來毀滅他們,但有一部份樹人倖存了下來。
  5. 他們成為了風之使者。

我大致明白故事在說什麼,而畫也更具神話性了,這些樹人在我腦中升起火,穿越叢林開始舞蹈,文字或圖像可以個自獨立存在,但當他們相輔相成迸出火花時,真是太美妙啊。

5.png

展場內如同高手過招,從技法、造型、色彩到如何運用視覺描繪文本,再再顯現部分來自各國作者的背景文化,及每個獨一無二的思考;有一位日本插畫家Miyauni的作品《田鼠先生與巨大的起司月亮》,是用撕畫的方式呈現主角,造型簡潔樸拙,我在想是不是作者將知道他會撕出什麼形狀,或者有些紙的紋理會裂出意外的美麗,而為什麼他選擇這種表現方式,然後畫面比例又是控制得這麼剛好

2.jpg

再者如一位義大利插畫家Giulia Pastorino的作品《廣場》,放肆的色彩及揮舞的線條,使得畫面裡的人兒紛紛跳起舞,我甚至彷彿聽見音樂是熱情遼闊的旋律……藉由如此細細觀看的途徑,認識每位創作者,慢慢在心裡勾勒出他們的形貌,或許不是我想像的那樣,但在每個傳達與接收的過程中,我認為,有擊重心臟就達到傳遞意圖,接下來的解釋及說明,或許留給無盡的想像,不也非常美好。

節錄展場幾句話:

/我想要向他們呈現世界多麼美好,但不想讓他們以為世界完美無瑕。— Klaus Humannl/德國 Aladin出版社創辦人

/有人提醒過我,你有一輩子可以搞砸創作生涯,無需著急,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路徑和聲音。你會找到它,或是它會找到你。— Nathan Fox/美國插畫家

/既然我們活在當下,應該向過去學習,並試圖融入生活中。— 三浦太郎Taro Miura/日本

/不管寫故事或畫插圖,我們都期望毫無爭議或被迫政治正確。但為了最佳創作,更應該要如實表達我的想法。— Sergio Ruzzier/義大利插畫家

活動名稱:插畫界奧斯卡歡慶50週年: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

展演館別: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六合院-西5

展演時間:2017.2.24~4.26

展演時間:10:00~18:00

 

圖片資料來源:pencil-ilustradores/miyauni.com/isiaurbino.net

 

arrow
arrow

    99隻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